软件开发(过程)模型—原型模型(Prototype Model)

并非所有的需求都能够预先定义,大量的实践表明,在开发初期很难得到一个完整的、准确的需求规格说明。这主要是由于客户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对未来系统的全面要求,开发者对要解决的应用问题模糊不清,以至于形成的需求规格说明常常是不完整的、不准确的,有时甚至是有歧义的。此外,在整个开发过程中,用户可能会产生新的要求,导致需求的变更。而瀑布模型难以适应这种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变化,于是出现了快速原型(Rapid Prototype)这种新

的开发方法。原型方法比较适合于用户需求不清、需求经常变化的情况。当系统规模不是很大也不太复杂时,采用该方法比较好。

原型是预期系统的一个可执行版本,反映了系统性质的一个选定的子集。一个原型不必满足目标软件的所有约束,其目的是能快速、低成本地构建原型。当然,能够采用原型方法是因为开发工具的快速发展,使得能够迅速地开发出一个让用户看得见、摸得着的系统框架。这样,对于计算机不是很熟悉的用户就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提出自己的需求。开发原型系统首先确定用户需求,开发初始原型,然后征求用户对初始原型的改进意见,并根据意见修改原型。

image.png

原型模型开始于沟通,其目的是定义软件的总体目标,标识需求,然后快速制订原型开发的计划,确定原型的目标和范围,采用快速射击的方式对其进行建模,并构建原型。被开发的原型应交付给客户使用,并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,这些反馈意见可在下一轮中对原型进行改进。在前一个原型需要改进,或者需要扩展其范围的时候,进入下一轮原型的迭代开发。

根据使用原型的目的不同,原型可以分为探索型原型、实验型原型和演化型原型3种。探索型原型的目的是要弄清目标的要求,确定所希望的特性,并探讨多种方案的可行性。实验型原型的目的是验证方案或算法的合理性,是在大规模开发和实现前,用于考查方案是否合适,规格说明是否可靠等。演化型原型的目的是将原型作为目标系统的一部分,通过对原型的多次改进,逐步将原型演化成最终的目标系统。



© 2016-2024 阿尔佛 aerfo.com | 豫ICP备17044542号 | 豫公网安备 41010602000172